发布日期:2018-10-31 浏览量: 57535次
1948----2007年
第一篇: 概 述
淄博市第一医院座落于博山区峨嵋山东麓4号院,始建于1948年秋,其前身是华东财经办事处工矿部卫生科,几经更名移址,1971年更为现名。历经60年的沧桑变迁,医院的建设规模和综合技术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仪器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专科门类齐全、管理水平较高,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卫生部急救网络医院,淄博市首批三星级医院,淄博市工伤康复定点医院,山东省职工工伤康复试点医院。
截止2007年12月底,医院占地面积达184578平方米,建筑面积148945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950张。在编人员1091人,专业技术人员970人,其中高级职称215人,中级职称449人,初级职称306人,市级名医9人,市级名中医5人,省级专业学术委员20人,市级专业学术主任委员7人、副主任委员3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临床医技科室39个,25个病区,1个研究所,9个诊治中心,1所分院。2007年医院总诊疗人次428003人次,入院病人22003人次,固定资产总值11718万元,医疗设备总值10510万元,医院总收入20120万元。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42 台(件),主要仪器设备有:64排西门子CT、日立公司核磁共振、螺旋CT、X-刀、西门子医用直线加速器、GE及惠普彩超、日本血液透析机、血滤机、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系统、日本东芝1250毫安大型心血管造影机(DSA)、静脉曲张激光治疗仪、大型高压氧舱,多种麻醉机、呼吸机、腹腔镜,还配有齐全的康复理疗设备和重症监护设备等。
近几年来,医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院党委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管理强院、人才强院、科技强院三大战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目标,致力于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目前,医院总体医疗水平处于全市领先行列,逐步形成一批在省市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其中,骨科为省级重点学科,骨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为市级重点学科,中医科的周围血管病专科为市重点中医专科。微侵袭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研究、髋臼骨折切口复位内固定研究、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感觉神经移植恢复指腹皮瓣感觉功能研究、外伤性截瘫家庭康复治疗研究、脊柱侧弯矫形术、各种游离皮瓣移植技术、液氮冷冻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晚期肺癌、室速病人介入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复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电灼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颅底、颅内沟通瘤切除及颅底重建术以及各种心脏直视手术、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腹腔镜诊疗技术、内镜治疗技术、脑血管病变治疗、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射频消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断臂再植术、断指(趾)再植术、脊柱侧弯矫形术、带血管蒂手指再造术、糖尿病强化治疗、极低体重新生儿监护治疗等技术,在全市均处于领先水平。《亚甲兰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胃癌淋巴转移规律探讨》1996年省科委立项,2007年12月已鉴定。1995年8月,治愈一例烧伤面积达95%,其中III度烧伤面积75%的严重烧伤病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载入国家卫生部史册。介入治疗先心病封堵术填补市内空白,省内领先,其中为1例9个月婴儿成功实施封堵手术,为全国最小患者,曾在中央电视台报道播出。核医学科为我市唯一放免研究中心,在省内同级医院中影响较大。
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医院注重“以人为本、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全市首推“一卡通”服务网络系统,开通门诊自动叫号排队系统,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医院成立了护理服务队和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医患沟通。推行了星级护理服务,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了惠民医疗工程,实行单病种限价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规范服务行为。通过这些便民惠民措施,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医院重视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技强院”的指导方针,加大科研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科研工作积极性,科研人才大量涌现,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近十年来,4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市鉴定,30项科研课题获省、市科技进 步奖,1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专著27部。
作为潍坊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担负着临床理论教学和带教实习工作,医院投资建设学生公寓、多媒体教室、技能训练中心、模拟手术室等7500平米教学用房,设有内外妇儿等9个教研室,拥有兼职教师252名。现已建设成为教学组织健全、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规章制度完善、教学管理到位,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医学人才的教学基地。
医院先后成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淄博分会、淄博市肿瘤防治咨询中心、淄博市骨科研究所、淄博市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心、淄博市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淄博市肝病治疗中心、淄博市关节置换中心、淄博市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淄博市哮喘病治疗中心、淄博市呼吸睡眠监测中心、淄博市康复医学中心、肿瘤综合会诊中心、健康查体中心、医疗美容中心、先心病介入治疗协作小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小组等。赵庄分院是诊治结核病、气管炎、哮喘病为特色的专科分院。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立医科大学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定期互访。先后举办多期省、市级学术研讨会及学术讲座,举办全省骨科讲习班,邀请日本、香港骨科专家教授进行讲座和示范手术,在全省影响较大。先后与美国、英国、挪威、瑞典、日本、香港等国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院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医院连续20年被授予“淄博市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在建设淄博立志立功活动中荣立“集体一等功”,1989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卫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优秀职工之家”,1990年被省卫生厅命名为“山东省文明医院”、“淄博市‘九五’科教兴医先进单位”,1995年被卫生部、联合国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评为“爱婴医院”,1996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职业道德先进集体”,2001年被省卫生厅评为“省医院行风先进单位”,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院务公开先进单位”。2003年被山东省劳动保障厅评为“省医疗保险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省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先进集体”,被山东省社会保险事业局评为“定点医疗机构先进单位”。2005被山东省社会保险事业局评为“目标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被列为“第五届全国诚信企业上榜荣誉单位”,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行业文明创建文明单位”,被山东省档案局评为“省一级档案室”,被山东省建设厅、经贸厅评为“山东省节水型先进单位”。2007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办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被山东省卫生经济协会评为“省十佳诚信医院”,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医院管理和医政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惠民医疗先进单位”,市文明办、市环保局评为“淄博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六十周年院庆是医院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也是展现医院文化的一次机遇。全体“第一医院人”要以院庆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开拓创新,为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 医院沿革
淄博市第一医院,由华东财经办事处山东工矿部卫生科逐渐演变而来,卫生科于1948年秋建立,办公地址设在博山后峪村,不久搬迁到博山赵庄村,办公地址设在梁绪栋等九家地主大院内。
1949年渤海兵工三局休养所迁至淄川洪山,隶属卫生科领导,成为休养二所,设有所长1人、副所长1人。原休养所称为休养一所。卫生科担负南到徐州贾汪、北至渤海胶东全部的山东军事工业和厂矿卫生人员培训及药材供应工作。两个休养所担负这些厂矿工人的休养及治疗。
1951年2月撤销华东财经办事处山东工矿部,成立华东工业部山东办事处。同年6月卫生科同休养一、二所合并,由部队编制改为地方编制,成立了赵庄工人医院,地址仍在赵庄。
1952年山东办事处与山东省工业厅合并,医院隶属山东工业厅领导,院名未变。
1954年根据山东人民政府工业厅鲁工办[1954]第17号文通知:于2月7日赵庄工人医院划归淄博专署领导。同年,根据淄博专员公署博卫字[1954]第12号文通知:将淄博工会之矿业医院(地址在博山区峨嵋山)同赵庄工人医院合并、成立淄博专区工人医院。
1955年,根据淄博市人民政府淄卫字[1955]第8号文批复:“淄博专区工人医院”改称为“淄博市第一医院”,
1961年4月21日,市卫字[1961]第109号通知:1959年淄博市与惠民专署合并后,原淄博市第一医院变随着改为淄博市立医院。根据省委1961年1月1日起两地分设,淄博市立医院复为淄博市第一医院。
1968年根据淄博市革命委员会淄革发[1968]第266号文通知:于9月10日撤销淄博市第一医院,隶属博山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领导,成立博山区人民卫生院革命委员会。
1971年5月20日根据淄博市革命委员会淄革发[1971]第63号文通知:将原“淄博市立医院”恢复“淄博市第一医院”名称。成立了淄博市第一医院革命委员会。
1974年医院革命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设院革委办公室、政治处、医务处、总务处四个办事机构,设主任4人、副主任5人。
1978年4月14日设社会卫生科,主任1人。
1978年根据中共淄博市委员会指示,撤销“淄博市第一医院革命委员会”,恢复“淄博市第一医院”,实行院长、科室主任负责制。
1979年10月增设人事科、党委办公室。
1981年12月增设保卫科、膳食科。
1984年7月撤销膳食科、社会卫生科、职业病科,同时增设计划生育办公室。
1987年2月成为昌潍医学院(现改称为潍坊医学院)教学实习医院。
1989年我院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卫生工作改革实施意见》,于7月实行院长负责制。
1990年4月成为潍坊医学院教学医院。
1994年成为淄博卫校教学医院。
1995年4月被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评为三级乙等医院。同年12月,淄博市工人疗养院并入淄博市第一医院。
1997年成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同年12月,根据市卫生局淄卫字[1997]第292号文与淄博市结核病防治院、博山水泥厂医院、博山中医院联合成立淄博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
2000年4月淄博市结核病防治院整建制并入淄博市第一医院,原址成立淄博市第一医院分院,担负着淄博市结核病防治工作。
2006年8月16日因淄博科技职业学院搬迁至张店,经请示淄博市卫生局批准,征用原淄博卫校部分校舍(位于博山区中心路15号)。
第二章 党政领导
第一节 党的领导
1949年11月 中共山东工矿部卫生科党支部总支书记:陈 敏 副书记:马尔克
1951年9月 中共山东工矿部卫生科党支部总支书记:张金梁
1952年10月 工人医院总支 总支书记:张金梁
副书记:李兰芬
1954年3月 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总支 总支书记:王文锡
总支副书记:李兰芬、鞠辉远、 王则勃
1970年2月 中共博山区人民卫生院党总支总支书记:亓 达
党组组长:丁玉志 副组长:亓 达
1970年9月 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党总支 党总支书记:陈荣卿
副书记:亓 达
1975年5月 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党委 书记:倪中秋
副书记:王 栋、李风儒
1984年7月 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党委 书记:孙兆智
副书记:郭澄水
1985年5月 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党委 书记:王传仁
副书记:焦方俊、吕升昌
1988年6月 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党委 书记:常惠恩
副书记: 王吉礼
1991年7月召开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委员会第三次第二届党代会,本届委员会由常惠恩、王竹生、宫绚吉、王光照、 郑贵新、杜诊祚、梁宝山6人组成,常惠恩任书记,下设10个党支部、190名党员。
1996年9月6日召开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委员会第四次党代会,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张金来任党委书记,郑贵新任党委副书记,陈维鹏、孙吉华、梁宝山、侯树胜、李秀花、姜世宗任党委委员,下设14个党支部、249名党员。
1999年9月调整领导班子,陈维鹏任党委副书记,党委成员有:孙吉华、李秀花、侯树胜、姜世宗。下设14个党支部,272名党员。
2000年9月14日,胡允辉任党委书记,陈维鹏任党委副书记,孙吉华、李秀花、侯树胜、姜世宗任委员。下设16个党支部,351名党员。
2002年12月,胡允辉任党委书记,陈维鹏任党委副书记,孙吉华、李秀花、侯树胜、张广成、姜世宗任委员。下设9个党支部,337名党员。
2003年6月,李秀花任党委书记,宋晓东任党委副书记,孙吉华、侯树胜、姜世宗任委员。下设 9个党支部,331名党员。
2004年6月,李秀花任党委书记,宋晓东任党委副书记,孙吉华、侯树胜、姜世宗、张广成任委员。下设15个党支部,331名党员。
2005年11月,李秀花任党委书记,宋晓东任党委副书记,孙吉华、张广成、姜世宗、 陈进国任委员。下设15个党支部,352 名党员。
2006年12月,李秀花任党委书记,宋晓东任党委副书记,孙吉华、张广成、姜世宗、 陈进国、马进强任委员。下设15个党支部,339名党员。
2007年10月,李秀花任党委书记,宋晓东任党委副书记, 陈进国、马进强任委员。下设15个党支部,365名党员。
第二节 行政领导
1949年11月 山东工矿部卫生科 科长:马尔克
副科长:孙长根、王道祥
1950年 山东工矿部卫生科 科 长:林春盛
副科长:陈振鳌
1951年 山东工矿部工人医院 院 长:张金梁
副院长:陈振鳌
1955年3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副院长:陈振鳌、王则勃
1959年3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刘庆善
副院长:王则勃
1961年3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亓 达
副院长:王则勃、王 杰
1962年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亓 达
副院长:王则勃、王 杰、方 明
1964年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亓 达
副院长:王 杰、方 明
1968年4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革委副主任:亓 达、刘同梅
1969年1月 博山区人民卫生院 革委会主任:李沛祥
副主任:刘同梅
1970年2月 博山区人民卫生院 革委会主任:刘子厚
副主任:王继忠
1971年1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革委会副主任:郭长春、亓 达
1972年3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革委会主任:陈荣卿
副主任:亓 达、张金梁
1973年1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革委会主任:张金梁
副主任:方明、鲍军光、刘树庆、赵景浩
1977年3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王 栋
副院长:方 明、刘树德、刘树庆
李同成、魏希文、冯志岳
鲍军光、高玉堂、孙兆智
1984年7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赵维经
副院长:王竹生、宫绚吉
1985年11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焦方俊、魏锡文(名誉院长)
副院长:刘树德、王竹生、宫绚吉
1988年 6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徐寿庆、魏锡文(名誉院长)
副院长 :刘树德、宫绚吉、王竹生
1989年 6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徐寿庆、魏锡文(名誉院长)
副院长 :刘树德、宫绚吉、王竹生
郑贵新
1990年 7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常惠恩
副院长:刘树德、宫绚吉、王竹生
郑贵新
1992年 7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常惠恩
副院长:张 瑜、宫绚吉、王竹生 刘树德
1993年 8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郑贵新
副院长:张 瑜、宫绚吉、王竹生 刘树德
1994年 2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郑贵新
副院长:孙吉华、陈维鹏、宫绚吉
1995年 2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郑贵新
副院长:孙吉华、陈维鹏
1996年 1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郑贵新
副院长:孙吉华、陈维鹏、李秀花
1999年 9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陈维鹏
副院长:孙吉华、李秀花
2003年 7 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宋晓东
副院长:孙吉华、李秀花
2005年11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宋晓东
副院长:孙吉华、李秀花、陈进国
2006年9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宋晓东
副院长:孙吉华、李秀花、陈进国
马进强
2007年9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宋晓东
副院长:孙吉华、李秀花、陈进国
马进强.、叶大勇
2007年10月 淄博市第一医院 院 长:宋晓东
副院长:李秀花、陈进国、马进强
叶大勇
第三节 纪 委
1992年6月27日,召开淄博市第一医院第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出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6年9月6日召开淄博市第一医院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纪委书记 王光照(1985.8-1993.3)
纪委书记 王吉礼(1993.3-1996.1)
纪委书记 侯树胜(1996.1-2003.12 )
纪委书记 王亚明(2007.10-2007.12 )
第三章 工团组织
第一节 工会
1989年2月召开淄博市第一医院第九届工会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选举梁宝山等9人组成新一届工会委员会。1996年1月召开第九届七次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侯树胜等9人为新的工会委员会,1999年10月,召开第十届工会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光成等11人为新一届工会委员会。
田玉章兼工会工作(1950.06-1952.10)
主席(兼) 李万卿 (1952.10-1955.01)
主席(兼) 刘承德 (1955.01-1957.07)
主席(兼) 张庆伦(1957.07-1960.06)
主席(兼) 耿佃勤(1960.06-1979.08)
主席(兼) 方 明(1979.08-1982.01)
主席 冯志岳(1982.01-1989.02)
主席 梁宝山(1989.02-1996.01)
主席(代) 侯树胜(1996.01-1997.12)
主席(代) 张广成(1997.12-1999.10)
主席 张广成(1999.10-2007.10)
主席侯选人:丁 华(2007.11- 2007.12)
第二节 共青团
团委副书记 秦立国(1987.03-1991.01)
团委副书记 李 生(1991.11-1992.11)
团委副书记(兼) 李 勇(1991.11-1992.11)
团委书记 李 生(1992.11-1999.11)
团委副书记 李 婷(1999.05-2001.11)
团委书记 李 婷(2001.11- 2007.12)
第二篇: 大 事 记
1948年秋成立华东工矿部山东办事处卫生科。
1949年设立休养一、二所。
1951年内科在博山地区发现治疗了一例患布氏菌病的男性患者,治愈出院。
1951年外科首次开展胃大部切除术成功。
1954年成立了淄博专区工人医院。
1955年7月27日成立淄博市第一医院。
1956年10月16日成立中医科,接受栾鸣岗、孙治训、赵云华、贾月潭、王儒海等五位中医师进院工作。
1958年7月外科成功抢救了烫伤面积达88%的淄博制酸厂工人杜云生痊愈出院。
1958年眼科开展角膜移植术和视网膜剥离术手术成功。
1959年外科开展胸膜剥脱开颅探察止血及鸡皮异体植皮手术。
1960年耳鼻喉科开展全喉切除术、上颌骨切除术和内耳开窗术。
1961年4月21日淄博市立医院复成为淄博市第一医院。
1961年内科抢救29名氨气化合物中毒病人,无一例死亡。
1961年妇产科首次为宫颈癌病人施行腹膜内子宫广泛切除术。
1965年6月至1979年12月共派出农村医疗队14批。
1966年外科开展断肢再植手术。
1968年1月至1978年10月先后派出四批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
1986年9月10日淄博市第一医院改成为淄博市博山区人民卫生院。
1971年1月肿瘤科门诊开诊。
1971年7月23日恢复淄博市第一医院名称。
1976年7月28日派出医疗队赴唐山灾区进行抗震救灾。
1976年8月4日收治唐山灾区伤员45名,经治疗痊愈或好转,无一人死亡。
1977年派四人参加山东省援藏医疗队。
1978年8月外科独立完成一例二尖瓣分离手术成功。
1978年外科开展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和脑瘤摘除术。
1978年传染科抢救一例坏死性皮肤型炭疽病人痊愈出院。
1978年妇产科开展了腹膜外子宫切除术。
1978年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
1979年派出一人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援助工作。
1979年3月在本院内自打304米水井一眼。
1979年新建5400平方米门诊楼。
1980年新添西北212型救护车一辆。
1980年内科首次为一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安装了起搏器。
1980年外科开展了规则性肝叶切除术。
1981年3月小儿科收治一名1000g早产儿,经治疗痊愈出院。
1981年10月晋升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和社会科学技术人员职称共166人。
1982年口腔科为患先天性单则完全腭裂的一个五岁男孩行腭裂兰氏法手术术成功。
1983年外科开展的“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的治疗研究”达到了省先进水平。
1983年购进日本产的B型超声机一台。
1983年12月外科开展的“脾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填补了我省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1983年购进上海牌轿车一辆、五吨解放牌汽车一辆。
1984年1月20日传染科收治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1986年:
1月,我院为加快医院基本建设,首次向博山、淄川地区部分厂矿、乡镇、村筹集资金,由双方协商打成协议,院方对资助单位优先就诊及住院,院方对各单位所资助的资金不计利息,3-5年内还清。
3月,成立内二科、B型超声室和老干部科。
3月,根据国务院[1984]第80号文件精神,对我院职工楼房住户按装水表,取消生活用水“包费制”,20日起实行计量收费。
4月,市卫生局公布魏锡文任我院名誉院长,刘树德任我院副院长。
9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恢复职业病防治科门诊。
1987年:
2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成为昌潍医学院教学实习医院。
3月,召开共青团淄博市第一医院第一次团代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共青团淄博市第一医院第二届委员会。秦立国同志任团委副书记,牛玉娥、娄润柏、宋清、巩建威、刘伟、王延国等6名同志任团委委员。
4月,根据山东省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休假制度的暂行规定,我院自1987年起实行休假制度,制定了《休假暂行办法》。
6月,对入院机动车辆实行收费。
12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山东省分会鲁癌基字[1987]第12号文件批复,筹建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淄博分会和淄博市肿瘤防治中心。淄博市肿瘤防治中心设在我院。
1988年:
6月,调整院领导班子,徐寿庆任院长、常惠恩任书记。
6月15日,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实行院长负责制。
10月,成立中共淄博市第一医院委员会业余党校。
12月,召开共青团淄博市第一医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共青团淄博市第一医院委员会。李生、李勇任团委副书记,于建国、赵翠云、谢法东、高翔、李治娟任委员。
7月,我院率先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集团承包,与市卫生局签订承包合同。
1989年:
1月21日,医院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徐寿庆院长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承包责任制方案》、《承包责任制实施细则》、《八九年业务发展规划》、《临床医技科室标准化管理实施草案》、《职能科室目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等文件。
1月24日,在门诊四楼会议室召开护士长以上干部聘任大会,由徐寿庆院长公布聘任名单,共聘任干部80名,其中由副科提正职4人。同时成立了质检科。
2月21日,淄博卫生局张启然书记来院反馈政绩考核结果。评价是:淄博市 第一医院通过深化改革,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
3月28日,郑贵新同志任淄博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杜珍祚任淄博市第一医院总会计师(副院级)。
4月8日,新华社播发《淄博日报》记者许玉英采写的《淄博市第一医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这在全市卫生系统尚属首次。
10月19日,外科主治医师陈维鹏编著的《脾外科学》由青岛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
1月1日,山东省电视台以《护理标准化管理进行技术操作比赛》为题,播发我院岗位练兵情况。
2月27日,淄博市副市长康寿美、副秘书长刘峰来院视察工作,对医院的业务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对院容院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1990年我院在市卫生局的支持下,筹集资金,推广使用微机,用微机进行会计凭证记帐、编制报表、住院处病人结算等工作,提高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字的准确率,基本实现了财务会计微机管理。
3月12日 ,我院邀请驻军55252部队拥政爱民先进个人、济南军区后勤部学雷锋标兵于文高和受总参表彰的电工班班长于永勤,作学雷锋先进事迹报告。
3日29日,徐寿庆院长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3月30日,我院被山东省卫生厅命名为“山东省文明医院”称号。
5月12日,我院参加市卫生系统职工蓝球赛,我院获团体第二名。
7月16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张启然书记来院公布任免通知:常惠恩同志兼任院长职务。
9月,卫生系统会计工作达标升级验收,我院升为三级单位。
10月16日,我院购置的同中心回转式钴6 0治疗机正式启用,市人大副主任肖永蕃、市政协副主席王裕民出席了剪彩仪式。
10月20日,在市直卫生系统第二届中国象棋比赛中王民光获第一名。
1991年:
1月20日,市卫生局来院检查综合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我院获市属医院总分第一名,并获得领导管理、妇幼、急诊、消毒供应等4个单项第一名。
2月25日,《山东青年报》报道了内科副主任毕作木研究血液病取得显著效果的事迹。
1991年初,医院泌尿科开展的肾移植手术,至今已成功开展24例。
4月18日,山东机器厂一女工于4月18日被火车撞成重伤,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右下肢残缺,医务科组织外科高宝山、毕玉训等医生全力抢救,使伤员脱离了危险。
5月6日,参加市直卫生系统“青春杯”职工篮球赛获第三名。
5月10日,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参加了市局举办护理图片展览和“天使杯”护士演讲竞赛活动,我院获图片展览一等奖,市领导宋倬滨、康寿美、王裕民观看了我院的图片展。
8月,张春初参加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为期二年。
8月17日,宣传我院改革成果的报告文学《白色的骚动》在《长城》杂志发表。该文生动地描绘了医院由乱到治的过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10月12日,上午10时20分博山区政府电话通知,博山六中38名学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头痛、恶心、呕吐,宫绚吉副院长带领潘承慧、李居富等医生赶赴区中医院抢救,学生全部脱离危险。
12月26日,我病房大楼启用,市领导韩新民、时立军、肖永蕃、王裕民出席了剪彩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新民,市委副书记时立军为病房大楼启用剪彩。病房楼1988年12月动工,历时3年建成,楼高9层,建筑面积8500M2,总投资764万元,设病床400张,病房设有集中供氧、集中吸入、中心空调、呼叫对讲系统等设施。1-8层分别设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外科病房,9层为手术室。
1992年:
1月7日,为加快医院分级管理的进程,成立了医院分级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意见》,开始争创三级甲等医院的目标。
1月21日,我院成立了神经内科、骨外科。
3月14日,淄博市岭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烧伤十余人,二名烧伤为80%和65%的病人送我院抢救(烧伤深度大部II°、少部III°)。外科成立了以程永泉主任为组长的抢救小组,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病人脱离危险。
3月18日,中国农工民主党淄博市第一医院支部委员会成立。淄博市委统战部陈副部长、博山区委统战部刘部长来院祝贺。
4月20日,我院成立康复科。
5月10日,加拿大三C公司业务经理来我院 洽谈 办医、赠送医疗设备事宜,参加洽谈的有常惠恩院长、宫绚吉副院长、王竹生副院长。三C公司拟赠送病床、床边X光拍片机、手术床、无影灯等设备。
5月,我院护师周晓兰被市卫生局团委评为市直卫生系统“青年十杰”。
5月,我院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6月21日,加拿大三C公司业务经理来我通报该公司关于赠送部分医疗设备的决定 。床边X光机、手术床、病床、无影灯等。常惠恩院长、宫绚吉副院长、王竹生副院长与外宾进行了洽谈。
6月21日,在门诊四 楼会议室召开全院党员大会,改选了党委、纪委,常惠恩、王竹生、宫绚吉、李秀花、侯树胜、赵增福当选为党委委员,姜世宗、张广成当选为纪委委员。
7月28日,淄卫党字[1992]第47号文件公布王吉礼任我院党委副书记、张瑜任副院长。
9月9日,我院成立康达医贸公司,侯树胜任经理、宋道良任副经理。
11月7日 ,我院投资20万元购置的电话程控交换机开始安装使用。
11月27日,院团委换届改选,李生当选为团委书记,李勇当选为团委副书记。
12月,李彦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学习党的十四大知识竞赛国获三等奖。
1993年:
1月11日,淄卫党字[1993]第2号文件公布:王光照任院级调研员(副县级)。
1月16日,在门诊四楼会议室召开全院副护士长以上干部会议,常惠恩院长传达了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搞好医院分级管理的会议精神,宫绚吉副院长总结了前段分级管理的主要问题,向各科室提出了具体要求,修改完善《实施意见》,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为以后达标作准备。
2月4日下午3时,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石佛村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重伤7人,张瑜副院长和医务人员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2月,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4月8日,加拿大三C公司业务经理来我院洽谈合资办医及捐赠部分医疗设备的问题。参加洽谈的有常惠恩院长、宫绚吉副院长、王竹生副院长。洽谈结果是: 向我院捐赠病床40张、床边X光机1台及部分手术器械。
4月27日,俄罗斯两位眼科专家来我院参观、访问,洽谈眼科手术合作事宜,宫绚吉副院长参加了洽谈。因病员来源不足,收费偏高,故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
6月11日,李居富研究的《吡哌露肠道给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研究》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淄博市空白。
6月21日,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一级人民英雄秦建彬,应邀到 我院作报告,受到全院职工的热烈欢迎。
6月27日,淄博市副市长关玛莉来院检查工作,协调我院与淄博市工人疗养院合并问题,常惠恩院长参加了在工人疗养院召开的协调会,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6月30日,淄博市副市长关玛莉、市卫生局局长徐寿庆、副局长牟元祥来院,进一步协调市第一医院与工人疗养合并问题,常惠恩院长参加了协调会,洽谈未能达成实质性结果。
7月5日,孙即禹研究的《TNT慢性染毒实验研究》通过鉴定,达至国内领先水平。
8月2日,淄卫党[1993]第28号文件公布:郑贵新任淄博市第一医院院长,同时免去常惠恩院长职务。
8月23日,张春初参加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期满回国。
9月17日,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清理了室内外卫生死角,顺利通过了市、区创建卫生城领导小组的验收。
1993年韩乃刚研究的《经颅中窝经路耳咽管成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获淄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0月,放射科开展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术。
10月28日,我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并与市卫生局签订合同书。
11月12日,为了争创三级甲等医院,我院组织科主任、护士长80余人,到淄博市中心医院参观学习,这是院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出学习队伍。同月 17日又组织了部分科主护士长到潍坊人民医院学习了创“三甲”先进经验。
12月4日,孔繁学《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通过鉴定。
12月5日,在山东大学李守先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我院首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成功。
1994年:
1月5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院召开了出售公有住房会议,本着购房自愿的原则,1月10日开始售房至13日结束。
1月29日,在我院门诊楼前举行了第一医院至磁村的公共汽车通车典礼,至此结束了我院交通不便的历史。前来参加典礼的有市公共汽车公司刘处长、博山区王区长和我院郑贵新院长。
1月,成为淄博卫校教学医院。
2月,眼科开展放射状旗状角膜切开纠正近视眼手术。
3月15日,我院召开了创“三甲”誓师大会,会上提出了奋斗目标:“全院总动员,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奋战八个月(1993年11月至1994年7月),努力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4月1日,召开了创“三甲”基础医疗质量活动动员大会,会上号召全院职工从基础医疗质量抓起,努力提高整体医疗质量,会上郑贵新院长作了动员报告,部分科室负责人在会上发了言。
5月5日上午10时,我院隆重召开创“三甲”冲刺阶段动员大会。副市长关玛莉、市卫生局局长徐寿庆、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张启然、博山区副区长焦仁方、赵德珍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6月14日,博山区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急救中心在我院举行揭幕仪式,于医院鉴定了协议书。
6月15日,根据淄卫字[1994]第105号文件精神,我院撤销了传染科病房,并 于6月15日移交给市结核病防治院。郑贵新院长、陈维鹏副院长、医务科科长前往市结核病防治院参加了交接仪式。
7月4日,我院举行了聘任名誉院长、技术顾问大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市、区的领导和专家教授。聘请市卫生局局长徐寿庆为名誉院长,苏应衡、胡继康、王天铎、张茂宏、李大年、袁孟彪、刘新民、魏丰才、陈国瑞、张运、于秀浚、田国栋为院技术顾问,何边春、焦仁方为我院名誉顾问。
7月25日,市卫生局局长徐寿庆一行23人来院检查了创“三甲”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2月,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了三级乙等医院的评审。
1995年:
3月14日至15日,自筹资金建宿舍楼(100M2高级知识分子楼和85M2中级知识分子楼)。
4月29日,我院在全市医疗单位中率先开通120急救电话,成立急救中心,设立了专用电台,添置了3部救护车,医护人员24小时严阵以待,一旦收到求救信号,5分钟内发车,使院前救护、途中护送、病房治疗成为现实。
5月,被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评为三级乙等医院。
8月29日,我院接收一名烧伤面积95%(其中III°烧伤占75%、II°烧伤占20%)的危重病人。经过2多月的精心救治,使病人转危为安。治愈烧伤面积达95%的病人,全国仅46例,本市尚属首例。
10月,B超室高敏开展的“B超诊断膝关节板损伤”课题通过鉴定,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2月,根据淄博市政府办公厅1995年11月12日淄政办发[1995]121号文件《关于市工人疗养院并入市第一医院协调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淄博市卫生局局长田锡富、我院院长郑贵新和淄博市总工会主席张志才、市工人疗养院院长周克森于1995年12月29日举行签字仪式,办理了移交手续。
1996年:
1月26日,我院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奖励郑贵新院长人民币6000元,奖励陈维鹏、孙吉华副院长人民币5000元。三位院领导当即把这笔奖金捐献给医院科研部门。
3月7日,我院心内科主任杨新博,成功开展了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囊扩张术,首批经治疗10名病人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6月26日,我院率先在全市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市卫生局在我院召开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模式病房建设试点实施大会。会上,我院院长郑贵新、副院长陈维鹏作了讲话。市卫生局副局长赵亦成对试点工作提出了要求。我院普外科、内科、骨科建立了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从根本上维护了病人的权益,促进了护理质量提高。
6月27日,淄博市急救中心,市第一医院急救分中心,淄川、临淄、周村、桓台、高青、沂源8部区域性“120”急救电话开通启用。
6月,我院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 “市级文明单位”。
9月26日,我院召开了第四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经市卫生局党委审议批复,院党委由张金来、郑贵新、陈维鹏、孙吉华、李秀花、侯树胜、姜世宗7人组成。张金来任书记,郑贵新任副书记,侯树胜任纪委书记。
10月,放射开展股骨颈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12月13日至16日,市卫生局在认真总结试点 经验的基础上,在我院举办全市系统化整体护理培训班。市、区、县医院的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市卫生局副局长赵亦成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培训班期间,请卫生部护理中心金乔教授及北京医科大学医院护校校长闫凤珍、护理部主任曲维香、医院护士长王常迎四位专家讲课,参观了我院的整体护理工作情况。
1997年:
3月,放射科开展食道支架治疗食道良、恶性狭窄。
4月,普外科孙晓东医师采用美国Surgerpro Mesh完成我市首例无张力疝修补术。
10月,市政府[1997]第106号文件批复:我院为潍坊医学院淄博市附属医院。
11月,我院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中心、上海市卫生局联合名医会诊中心等12家享有盛誉的医疗单位,联合开展远程专家会诊业务,使众多疑难重症患者足不出户即可明确诊断。
12月25日,成立淄博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由市卫生局牵头,淄博市第一医院、原市结核病防治院、博山区中医院、博山腰腿痛专科医院组成。医疗集团的成立,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经共同协商成立了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章程》、《协议书》、《办公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医疗技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设备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紧密联合。
<p align="left" class="MsoNormal" sty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