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10 浏览量: 6364次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注:一氧化碳的成因基本都是在燃烧环节。燃烧物质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煤、炭、燃气。
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1. 燃气燃烧时,如果氧气(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并随烟气一起排出。
2. 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太长,门窗禁闭通风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3.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或未安装烟道,热水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在浴室或房间室内。
4. 热水器烟道安装不规范,与热水器接口处连接不严密或者有裂缝,不能将烟气有效排放到室外。
5. 烟道室外部分管道安装不规范或者没有防风帽,致使大风天气时,烟气倒灌进室内等。
6. 在密闭空间使用木炭取暖,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7. 开车时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在车窗密闭、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等。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区别于生产场所发生的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哪些场所容易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家庭根据近五年全国监测数据统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约占全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95.8%。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 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土炕、火墙等取暖方式。
2. 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
3. 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
其他场所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 集体食堂、餐馆、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
2. 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
3. 汽车尾气排放、长期处于密闭的空调车内等。
二、怎样预防?
(一)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
1、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
2、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煤炉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烟筒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烟筒口最好开在下风向,伸出室外的烟筒,最好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屋内;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最好安装在门窗的上方。
4、正确安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定期检查炉具,维护和清扫烟筒、风斗,保持烟筒、风斗畅通。
5、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
6、在低气压、相对湿度较大的雨雪冰雹天气等气象条件下,尽量不要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家中吃火锅时,最好不要使用煤、炭火锅,如果使用,最好放在通风的大厅或保持门窗适时打开通风。
7、家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二)燃气、煤气灶具及管道
1、购买燃气、煤气灶具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2、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切记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导致燃气、煤气溢出,使用完要检查灶具是否完全关闭。
3、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修,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4、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三)小型油、汽发电机
不要在室内、车库、地下室等场所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要在室外使用并远离门窗、通风和排气装置。
(四)汽车
1、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2、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三、中毒紧急处理原则
(一)切断一氧化碳来源
1、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
2、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二)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2、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4、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5、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