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0 浏览量: 49次
·我是医生·
前言
为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展现我院医师风采,宣传科、医务科联合推出《我是医生》栏目,讲述医师个人从医故事、感悟、典型病例诊疗过程等,突出医师在救死扶伤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医者仁心的精神风貌。
本期推出的是眼科刘雪的《在黑暗转向光明中守护希望》。
在医学的广阔星河中,眼科宛如其中最璀璨的那一颗,它聚焦于人类最珍贵的感官——眼睛,承载着无数患者对光明的渴望。我,一名平凡的眼科医生,自踏上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从医之路,便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手术,都关乎着患者能否重见五彩斑斓的世界。
光明之路开启:梦想启航,守护光明
最初接触眼科诊疗工作,是上医学院实习的时候,那时怀揣着对眼科的无限热忱和对光明的美好憧憬。还记得第一次出门诊,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时,那一双双因疾病而产生的混浊和迷茫的眼睛、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仿佛我是他们黑暗世界里的一束光。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检查仪器,生怕有任何疏忽。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眼科医生的决心。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眼科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常见的结膜炎、近视眼,到严重的白内障、青光眼,再到复杂的眼底疾病,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如饥似渴地学习,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文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积极加班辅助上级医师做手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眼科专家和同行,他们的经验分享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对疾病知识的不懈追求和深挖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典型病例:是挑战,更是担当
这一天诊室来了一名严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令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位中年男子,患有糖尿病多年,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来时,双眼失明伴右眼剧烈疼痛,家属用轮椅急匆匆将其推来,检查见双眼玻璃体积血伴增殖,右眼甚至已继发了青光眼。患者双目失明,眼前的黑暗加之右眼剧痛难耐,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双眼情况都十分紧急,如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不但复明无望,甚至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失去求生的意志。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和巨大的手术风险,我和我的团队没有退缩。我们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在一个月之内先后进行了双眼抗新生血管、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右眼青光眼阀植入及左眼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患者左眼重见光明,视力恢复到了0.4,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右眼剧烈眼痛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当患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时,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个病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在面对复杂疑难的病例时,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手术技术,更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每一个患者都是带着对光明的渴望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和风险而退缩,要竭尽全力为他们争取一线生机。
医患沟通:铸就信任的桥梁
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眼科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眼睛是人体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器官之一,患者往往对眼部疾病充满了恐惧和焦虑。因此,作为眼科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安慰。
2024年初我曾赴美国进修三个月,在异国他乡,深刻感受到美国人的热情好客,感受到医患关系的和谐(当然,美国医生出诊每天预约患者人数较少,有大量时间进行医患沟通,而中国医生门诊工作量很大,往往无法进行很好的医患沟通)。但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只有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他们才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温暖。
公益之路:传递光明与希望
除了在医院里为患者治疗疾病,我还积极参与义诊等公益活动。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眼部健康,让那些贫困地区的患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这些公益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医院里的患者,更要关注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带去光明和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光明,是眼睛给予我们的礼物;守护光明,是我给予患者的承诺。”在眼科从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成长。每一个从医故事、每一次诊疗感悟,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眼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坚守在眼科这个岗位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用我的双手和智慧,为更多的患者驱散黑暗,带来光明,让更多的人重见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医者仁心的精神在眼科领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供稿科室: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