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淄博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6年,现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淄博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中国医师协会“治未病”健康服务站会员单位等,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持年教授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姜建国教授传承工作室。淄博市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淄博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淄博市膏方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医科。年门诊量达3.5万人次,年住院患者近千人次。


图片

人才梯队

图片

科室历来高度重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提升,科室现有医护42人,其中主任中医师4人,副主任中医师5人,主治中医师9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国家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郭维琴教授师承徒弟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持年教授学术继承人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兼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师承徒弟4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姜建国教授师承徒弟3人。中医科现有省级名中医药专家2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工作的导师2人,山东省第三批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导师2人,市级名中医3人,市青年名中医1人。潍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生导师1人,博山区大工匠1人。多名医师在各级学会任职。


图片

医疗设备

图片

科室配备中医四诊仪、经络穴位测评仪、安诺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电子灸治疗仪、多功能肛肠熏洗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保健。


图片

学科建设

图片

中医科重点发展中风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痔瘘病四个亚专业。各亚专业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中风专业团队运用五位一体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肾脏病专业团队运用五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塞流、澄源、复旧”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周围血管病专业团队擅长诊治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外周动脉血管腔内重建术后再狭窄、静脉系统血栓与并发症的诊治等;痔瘘病专业团队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混合痔、内痔、外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息肉,干预措施包括外科手术、硬化剂注射、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揿针等,


图片

中医特色技术

图片

(1)中药化腐清创:用于诊治周围血管病、修复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坏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溃疡(坏疽)、静脉性溃疡等。

(2)郭氏益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如: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脂血症、失眠等。

(3)五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塞流、澄源、复旧”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4)五位一体治疗脑梗塞后遗症。

(5)龙砂奉生膏滋方:以命门理论为基础,遵从七损八益规律进行秋冬补调养身体。

(6)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以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治疗多种病证。

(7)中西医协同干预诊疗肛肠科常见病痔漏。

(8)调经助孕十三针:以“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为治疗主轴,以“调冲任、补肝肾、安神志”为主要治疗原则。

(9)中药贴敷治疗:由中医医师辨证处方开药、辨证取穴,护理人员进行施治。

(10)督灸:温经通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主要应用于强制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老年骨质疏松症等的治疗。

(11)小儿推拿门诊: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山东中医药大学于娟教授学术理论,开展小儿推拿治疗,操作以指代针、以手代术,避免小儿惧针畏药的不足,起到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益精明目,用来治疗小儿视力障碍、消化不良等病证。

(12)冬病夏治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某些在冬季容易发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借助天时,通过扶助正气、祛除沉寒痼冷,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3)冬病冬治、慢病冬治三九贴:提升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三九贴的疗效起到巩固和加强作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免疫病等。


图片

中医外治门诊特色诊疗

图片

1.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菜籽等丸状物贴压在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 

2.拔罐:拔火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

3.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药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4.揿针疗法:又叫“埋针法”,是将针具固定于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内或皮下,通过浅刺而久留的方式作用于皮部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祛除病邪、防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5.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6.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燃后置于体表对热力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7.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药液等调成膏状,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穴位疗法。

8.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调整局部功能的作用。

9.腕踝针法:是一种只在手腕部或足踝部特定的针刺点、循着肢体纵轴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以治疗疾病的针刺疗法。具有安全而无针感的特点,加之对某些疾病疗效确切,深受欢迎。

图片

中医科秉承“继承、创新、仁爱、和谐”的理念,传承中医药文化,打造精品专科,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践行 “仁心仁术,至精至诚” 的准则,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倾听诉求,尊重个体差异,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怀;以精湛医术为依托,运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经络理疗等特色疗法,追求标本兼治,致力于解除病痛、调和阴阳、扶正固本。